全国服务热线:
400-1166-128
玉米秃尖是玉米栽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常常导致玉米减产10%
玉米秃尖的原因是什么呢?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1、品种: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不良环境抵抗能力不同,当不良环境条件超过其适应范围时,易发生秃尖。
2、土壤:砂性土壤,盐分较高,低洼易涝,耕作层过浅,蓄水保肥能力差,秃尖缺粒较重。
3、营养与水肥:施肥时,若偏施、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微肥,尤其是玉米卡开花灌浆期缺水脱肥,会影响有机质的制造与运转,致使玉米吐丝较晚,田间花粉减少,花粉、花丝寿命短,致使玉米秃尖。
4、气候:玉米开花阶段遇高温干燥天气,影响玉米雌雄穗的发育,玉米散粉时阴雨连绵,影响正常的开花授粉,授粉时无风使授粉不良,都可以造成秃尖。
5、种植密度过大:密度大时,由于营养发育不良,灌浆期田间郁闭,通透性差,使果穗顶部籽粒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形成秃尖。6、病虫害:玉米纹枯病和茎腐病的发生,都可影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致使玉米生长不良,尤其是在玉米抽雄时开始大量发生,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地开花授粉,造成秃尖。
玉米通常都结个1-2个穗,一般一个穗的居多,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空秆,空秆率在12%~20%,亩减产50千克左右。
形成空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土壤瘠薄,养分不能满足玉米生育所需,生殖器官不能形成。
(2)密度过大,群体郁蔽,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光合生产率低,个体瘦弱,影响雌穗发育。
(3)管理跟不上,田间缺水少肥,造成植株早衰。
(4)抽雄吐丝前出现掐脖旱或中期遇有低温冷害,影响或抑制了幼穗的分化有时发育终止,造成空秆。
(5)机械损伤或蚜虫、叶螨、穗虫等危害猖獗。
(6)品种选择失误,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条件,影响了穗分化,导致空秆。
(7)气候因素:
①干旱。生长期间6月干旱造成了小苗率高,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株矮秆细,难以正常结穗,空秆率增加。
②高温。玉米抽雄、吐丝前后5天,温度过高易降低花粉生活力,影响授粉结实,空秆率高。
③多雨、低光照。7~8月在春玉米抽雄、吐丝期间出现的多雨连阴天气影响玉米授粉,是导致空秆的一个重要原因。
(8)栽培因素:从品种看,生产上春玉米空秆发生程度较夏玉米高,这是因为夏玉米抽雄、吐丝期比春玉米受高温多雨影响小。从密度和投入看,密度超过4500株/亩,空秆率明显上升,因此,4600株已达到密度饱和点。因为大群体的玉米生长前期,供应养分不足,难于达到苗齐、苗壮,植株个体生长不健壮,影响雌、雄穗的分化,从而导致玉米空秆。
(9)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施肥量。同一品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空秆率低。生产上肥料施用不足空秆率上升。
(10)病虫害的影响。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诱发病虫害种类多,面积广,为害重,也会加重空秆的形成。
内蒙古通四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醒各位农民家人,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玉米秃尖与空杆,请各位农民家人细心留意,时刻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与生长环境,预防玉米秃尖与空杆问题的出现,在此内蒙古通四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祝各位农民家人秋收时都能有满意的收获。
版权所有:内蒙古通四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蒙ICP备2020003641号-1 联网备案号:15052302000134